苏庆军:脊柱微创手术已成为常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2018-05-23 15:43:19    浏览次数:
苏庆军 主任医师、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苏庆军  主任医师、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专家简介
 
专业领域

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三十年,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退变性疾病、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肿瘤、结核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成人和小儿脊柱侧凸、后凸畸形矫治领域有较深的造诣。掌握成人脊柱侧后凸畸形矫形、婴幼儿侧后凸畸形的非融合技术和颈、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等十余项国内最新临床先进技术,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心得体会。近年来致力于老年脊柱骨质疏松骨折和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精准诊断和微创手术治疗。
 
个人履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交通伤与创伤数据库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与关节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脊柱非融合学组委员
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骨质疏松学组副组长
以通讯作者在Spine、The Spine Journal、Chinese Medical Journal、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5篇,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在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编写《脊柱椎间关节成型术》、《脊柱外科临床解剖学》、《脊柱外科的治疗原则》,参加《脊柱非融合技术》翻译。《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美中国际创伤杂志》编委。
 

 
 

访谈内容
 
 
 
如何看待脊柱微创领域的发展趋势
 

 

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微创外科的理念始终要贯穿着每一例手术的过程当中去,它将来可能会成为脊柱外科下面的一个亚学科。可能在创伤骨科,关节外科中都有微创外科这么一个理念,对于任何一个骨科医生来说,都应该会。但是不是说切口小就是微创手术了,组织的分离、组织的结扎、组织的切除,这些既要有良好的显露,不影响手术效果,又要减少创伤,这才是真正的一个微创外科的理念。

那么在未来的趋势发展中,对以往的经典的手术和现在一些不成熟的手术,可以让它越来越完善,比如目前微创外科中比较经典的一些手术,脊柱的内镜手术,椎体成形术(PVP和PKP)就是椎体强化术,包括一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等等。即使开放的传统手术,我们在做这个手术中,也要追寻微创外科这个理念,减少组织的创伤,同时也要取得很好的组织的暴露和良好的手术的效果。

 

 
 
椎体成形工具的好坏如何评价
 

 

对于一套椎体成形术的工具,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最重要的有三点。第一是穿刺工具,第二个是工作通道,第三个是椎体成形的球囊。

首先,穿刺工具它要有一个很好的把控性。因为它一定要穿刺一个正确的位置,这是手术成功的第一个重要前提。

第二,工作通道直径要合适。太粗了可能对上胸椎的椎弓根有一定的影响,太细了放球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工作通道植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垂直敲击工作通道,不能让工作通道和骨质之间产生过多的旋转活动,一直是从后往前的推进,不能够回缩,这个是很重要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球囊,那么球囊要求是什么呢?一方面,我们在穿刺位置非常正确的情况下,如果是单侧穿刺,应该是将球囊放在椎体的中央,甚至说偏中央,这都可以。这样的话在椎体前侧中央部位形成一个非常好的空腔,为骨水泥的填充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就是球囊如何放置,如果在单侧穿刺中,有一个工具能够让球囊向对侧倾斜放置,并放置在椎体的中央,那就更好了。当然,这也是我理想中的工具。

 

 
 

椎体成形术中取活检的必要性

 

 

说到取活检的必要性,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之前做的一例胸4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手术以前诊断是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在手术当中,我进行单侧穿刺的位置也不错,导钻基本进入到椎体的前正中方了。放入球囊以后,在撑开椎体的过程中,也没有太大的困难。考虑到这个病人没有非常明显的外伤史,也没有肿瘤病史,在手术台上我要求用活检钳取出个活检检测。最后我就给他注入了骨水泥,手术顺利结束。
之后病理汇报我,是肝癌胸椎转移。然后我反过来再去检查,肝上有2公分的一个占位性病变,在肝癌非常小的情况下出现了骨转移。这个手术对我影响比较大,我现在做每一例椎体成形手术,都要在手术当中用活检钳取个活检送病理检查,目的是排除在大量的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还有小概率的脊柱椎体骨肿瘤转移现象的发生。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的注意事项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它可以局麻进行,也可以全麻进行。相对来说,它对于背部肌肉的分离比较少。但是它也有一个不足,就是长节段固定的时候受一定的限制,比如说双节段、三节段可能行,四个节段做椎弓根螺钉固定起来比较困难。那么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能够在椎弓根内找到一个正确的位置,避免刺破了椎弓根的内壁,打入椎管内,这是需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说在穿刺的过程中,及时的透视,避免穿刺针突破前壁。

 

 
 
脊柱内窥镜手术注意事项
 

 

我觉得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开放手术变成了微创的手术,由全麻变成了局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脊柱内窥镜手术它也有缺点和不足,每个初学者的学习曲线比较长。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每个人在掌握这项技术以后,他会逐渐的扩大适应症。在利用内窥镜做脊柱微创手术过程中,最好要扎扎实实的一步一步的进行,把这个技术掌握的非常熟练了以后,才可以扩大手术适应症,而不是一步到位。
还有一个问题,目前在国内做微创手术的医生非常非常多,但是做微创手术的医生一定是在掌握开放手术的基础上,再开展微创手术。而不是对开放手术还不太了解,直接开始做微创手术,这样可能会差一些。

 

 
 
脊柱非融合手术的现状
 

 

脊柱非融合手术无非就是两大技术,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人工椎间盘,无论是颈椎和腰椎,还有后方的小关节,比如棘突间的弹性固定,弹性棒、微动棒等等。

在这些手术当中,我个人认为它们的发展、适应症还是比较局限的。比如以人工椎间盘为例,现在从国际上来说,人工腰椎间盘置换这个技术还是存在的,但是适应症更窄了,大家对这个技术的应用更理性了。是因为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一定是后方的小关节比较正常的,不能有严重的退变,不能有引起疼痛的因素,要排除了小关节的因素以后,单纯的椎间盘疾病才能做人工椎间盘。

还有一个是后路,比如说棘突间的固定,无论是Coflex还有X-Stop 等等这些微动技术,它虽然是在矢状位上能够产生微动,但是它限制了脊柱的运动单位的旋转运动,那么这也是它的不足。如果是对于骨质特别疏松的患者,过多的旋转运动可能会造成棘突的骨折。

所以说任何一个新技术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实际上是适应症在不断地完善,这样才能取得一个非常良好的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微创手术 脊柱 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