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机理和病因
2014-05-20 09:31:51    浏览次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地威胁着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的身体健康,由此引起的骨折等并发症,除了给患者本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外,对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生活负担。成年期前获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地威胁着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的身体健康,由此引起的骨折等并发症,除了给患者本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外,对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生活负担。成年期前获得的峰值骨量的高低和成年后的骨量丢失的速度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下列因素影响峰值骨量和骨量流失速度。
    1、活性D减少:随着年龄的增加活性D代谢障碍而使体内各种活性D减少。
    2、甲状旁腺激素增加:(parathyroid hormone ,PTH),I型骨质疏松降低,Ⅱ型骨质疏松增加。(2007年版),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时PTH的活性增加,但后者高于前者骨吸收↑,来维持血钙的平衡。
    3、降钙素减少:(calcitonin CT),CT主要功能是抑制破骨细胞,由于CT下降使破骨数量增加、活性增加。降钙素为黑人>白人>黄种人,男性CT>女性CT。
    4、性激素减少:雌酮(Estrone,E1)↓,雌二醇(Estradiol,E2)↓,雌三醇(Estriol,E3)↓;雄激素↓或全部减少,所以成骨细胞活性下降,骨基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
    5、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CS)抑制肠钙吸收,促进尿钙排出,继发PTH分泌上升,刺激破骨细胞增加骨吸收,和通过抑制成骨细胞表面的CS受体,减少新骨形成,抑制成骨细胞的复制,减少成骨细胞的生成。
    6、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决定峰值骨量的70%。Vit D受体基因发现bb型女性比BB BMD高15%,另外一项16个中心研究证实BB型基因比bb BMD更低。中国人BB型基因少。基因的多态性各位作者报告不一,但已证实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白人>黄人>黑人与遗传因素有关。
    7、有多种成骨细胞因子及破骨细胞因子对骨形成与骨吸收有着调节作用。
    8、营养因素:钙减少、蛋白质减少,骨矿物质与骨基质两大成分减少最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9、运动和失重(制动):运动特别是负重运动增加骨峰值,延缓骨量丢失,由wolff定律决定的。不运动、少运动或失重(制动)条件下骨量丢失加快。
    10、吸烟、嗜酒、过多的咖啡因摄入:吸烟者引起骨吸收加快而骨量丢失加快,肠钙吸收下降,吸烟者可过早绝经。酒伤肝,影响25(OH)D生成,酒精作用成骨C而抑制成骨作用,酒精伤睾丸使血中睾丸酮减少。


相关热词搜索:骨质疏松症 机理 病因
本网站文章和图片,部分是转载或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侵权,可联系本网站删除,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