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复杂的影像学研究表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常见脊柱变化,并伴有外周骨密度损失(BMD)。
  据瑞典歌德堡大学的Eva Klingberg博士及其同事所说,高分辨率的外周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AS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在桡骨超远端(P=0.007)和胫骨超远端(P=0.033)的小梁体积BMD出现明显减小。

  另外,腰椎和远端胫骨 (rs = 0.712,P<0.001)部位同桡骨远端部位的小梁BMD(rs = 0.762,P<0.001)之间没有密切关联,研究人员报告说。研究人员观察到“这个结果从而证明了AS患者中轴骨和外周骨的小梁骨损失之间的联系。”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为慢性脊髓炎,骨质疏松和骨折,新骨增生的积累称为韧带骨赘,出现在脊柱韧带,和椎体融合时。因为患者常规成像的不恰当,获得活体组织比较困难,所以这些过程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高分辨率外周定量CT的开发使现在可以观察到详细的可视化的骨微体系结构。
  为了探究这个新技术是否可以帮助阐明AS患者的进行性骨异常情况,Klingberg及其同事比较了最初参加一项更大的骨质疏松症试验的69名男性瑞典患者与68名健康来自明尼苏达州Olmstead镇的健康人的CT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岁,平均患病持续时间为23年。
  伴随着腰椎出现小梁骨BMD下降,AS患者同时表现出骨骼微体系结构改变的症状,如骨小梁和皮质变薄。言下之意是,AS患者的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广义的过程,包括脊椎和骨骼远端的小梁骨。相反,脊柱部位的骨折和病理性骨形成是局部的问题,主要涉及骨密质,通过进一步成像和分析来显示。
  研究人员比较了8名椎骨骨折患者和作为对照的16名无骨折AS患者的高分辨率CT,他们发现骨小梁和皮质的BMD以及厚度均低于骨折组的桡骨远端。
  但是,骨折患者和对照组AS非骨折患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异在于桡骨(P=0.003)和胫骨(P=0.016)的皮质厚度,桡骨(P=0.001)和胫骨(P=0.013)的皮质横断面积。
  此外,在多重回归分析中,只有胫骨部位的皮质横断面积减少与骨折(B = 0.063, P=0.008)和0.939的优势比有关(95% CI 0.897-0.984)。
  Klingberg的研究组接下来分析了脊柱骨形成过剩与BMD之间的联系,发现39名患者的射线照片均可见韧带骨赘。
  多重回归分析调整年龄后发现,韧带骨赘与腰椎骨小梁BMD降低(B = -0.058, P<0.001)有关,与0.943的优势比(95% CI 0.917-0.970)和皮质腰椎BMD增加(B = 0.019, P=0.016)有关,与1.019的优势比(95% CI 1.004-1.035)有关。
       腰椎部位骨小梁BMD下降但皮质BMD增加的发现“根据推测表明了椎体皮质的病理性新骨形成”,研究人员解释说。然而,脊柱部位的新骨形成与外周骨的类似过程无关联。当然,这与外周骨小梁厚度和密度有关。他们阐述说,“这个发现支持了骨质增生是局部骨合成代谢对炎症,机械应力,或微损坏的反应,但并不是AS的系统过程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