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骨髓炎手术治疗的皮瓣移植修复方法有:
       1)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张绍明,陶宏炜等主张对于感染时间长、胸骨破坏严重的患者,应作一期清创并行腹直肌肌皮瓣移植修复。清创的范围应该包括胸骨大部分以及部分肋骨,胸部创面应用腹直肌肌皮瓣修复。对于经过多次清创换药引流等治疗均无效的患者,病程多在4个月以上,由于局部已形成较厚的纤维板,因此切除胸骨及肋骨后胸廓仍能起到一定的支架作用,因而不致影响呼吸功能。腹直肌肌皮瓣具有良好的血供,修复胸部伤口时可以无张力缝合,从而保证了伤口的良好愈合,术后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和伸展性,腹直肌肌皮瓣能够保证足够的长度和宽度,从而使医师可以对感染坏死组织进行彻底的清除,不必过分担心创面过大而无法修复。 
       2)胸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此种方法是将血运丰富的胸大肌填塞入胸骨缺损部位,增加局部抗感染能力,辅以有效抗生素,可以做到一次治愈。胸大肌的血供一方面来自胸廓内动脉的穿支,一方面来自胸肩峰动脉肌支,故其血运丰富。骨髓炎的治疗,除进行彻底清创外,还要为清创后残留的腔隙提供一块血运丰富的组织,以提高其抗感染的能力。胸大肌正与胸骨相邻,血运丰富、易剥离、易转移。由于术中只应用了部分胸大肌,因此对同侧上肢的影响不大。当采用带蒂的胸大肌肌瓣转移修复时,可根据残腔部位只游离相应节段的胸大肌,肌瓣只需游离较短距离就可无张力填充残腔,无需另做切口,创伤小、血运好,长度及大小以无张力填满残腔为宜;胸大肌肌瓣的蒂应当略宽于残腔长度以预防肌瓣缺血,同时可使残腔充填更满意。也可以在彻底切除胸骨坏死组织后,向两侧游离皮瓣至腋前线,皮瓣深度至胸大肌表面。根据胸骨缺损部位,将拟采用的肌瓣远端切断,邻近缺损部位留蒂,用肌瓣将胸骨缺损区填实后,消灭死腔。Erez 等曾用胸大肌肌瓣治疗小儿深部胸骨伤口感染9例,6例新生儿全部治愈。胸大肌瓣不仅能促进伤口快速愈合,而且可以保护危重病儿的生命,极少引起生长发育障碍。
       3)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修复:Dejesus应用背阔肌肌瓣治疗了9例胸骨感染性裂开的病例,他提出背阔肌肌瓣的解剖学优点是不会破坏胸骨及胸骨旁组织的侧支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其肌肉组织体积大、血运好,而且有足够的长度,有利于充填残腔或覆盖胸骨;此外其游离取材较容易,手术所需时间短。但不足之处是术中需要变换体位。综合来看,背阔肌肌瓣作为治疗胸骨正中切口感染的手段是简单、安全和可靠的。
       4)大网膜移植转移修复:大网膜具有抗感染、免疫、再血管化、吸收及建立侧支循环等生理功能,且血运丰富、易于裁剪,当大网膜从腹腔内取出并转移以后,能与被修复的组织迅速粘连,结为一体,迅速建立侧支循环,改善缺血组织的血供。Belcher 等报道了12 例应用大网膜移植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骨感染性裂开的结果,其认为严重胸骨感染应早期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用大网膜移植,直接关闭切口,此种方法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复发,缩短住院时间,且手术简便安全。     d’Udekem等采用彻底清创加大网膜移植术治疗14例严重纵膈炎患者,术后静滴抗生素最少4周。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平均住院31(20~154)天,平均随访20个月无感染复发。由于清创及纵膈冲洗引流术后有较高的感染复发率和病死率,多数学者主张一期应用适当的肌瓣或大网膜瓣移植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