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附二医“无痛病房”正式在骨科病区推广
2014-05-30 10:47:54    浏览次数:
一级疼痛如蚊虫叮咬,十级疼痛如断手断脚,如何才能减轻疼痛?附二医无痛病房经半年的试运行,今日正式在骨科病区推广。在无痛病房,医生提前为病人开药止痛、患者自行注射止痛药,在减少疼痛感之余,能帮助
    一级疼痛如蚊虫叮咬,十级疼痛如断手断脚,如何才能减轻疼痛?附二医“无痛病房”经半年的试运行,今日正式在骨科病区推广。在“无痛病房”,医生提前为病人开药止痛、患者“自行”注射止痛药,在减少疼痛感之余,能帮助患者尽快活动筋骨,避免康复过程中引起的肌肉僵硬萎缩。
    多数患者因疼痛而不运动
    网上一度流行着“疼痛12级”的说法,分娩时造成的疼痛被认为是“最难以忍受的剧痛”,然而按疼痛指标,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分为5个类别,最严重的疼痛可造成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的变化。  “大型的骨科手术后,所造成的疼痛,可以说是撕心裂肺、剧烈的痛。”附二医骨科创伤外科主任医师陈华介绍,这种疼痛对患者的康复速度造成副作用。
    原则上,骨科病人术后即可进行简单的康复运动,提前的运动可帮助病人伤口部位的适应,加速愈合,“但术后麻醉药效过后会很痛,以至于多数病人不愿尝试活动肢体。”陈华说,这种结果易引起术后肌肉水肿,关节僵硬、固化,有人甚至因此引发血栓等严重的后果。
    提前微小剂量用药减少疼痛
    此前,骨科的“无痛治疗”主要在骨科创伤科和手外科试行,主要针对关节置换、颈椎骨折、腰椎骨折等严重骨科手术患者,一改过去按需给药的原则,病人在术后醒来前,就可为他们提前止痛。
陈华解释,患者住院前,医院将为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参考脸谱评估指标和数字指标为患者可能出现的疼痛感进行打分,并依照患者的生命体征报告和基础性疾病,制订个性化的止痛方案。注射、服用止痛药是最常用的止痛治疗手段。
    “过去病人术后感到剧痛,再找医生开药,中间需要一段时间忍受疼痛。”护士长陈玉梅透露,止痛药需要医生开具。一旦医生在手术室,整个过程就非常耗时。
    按照医学指针,提前用药的剂量可谓“微小剂量”。陈华认为,根据病人的不同症状,提前微小剂量地注射止痛药能避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临床上发现,无痛治疗有助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患者可随身携带微泵治疗棒
    除了由护士定期给药止痛,病人也可用微泵止痛技术,自己“注射”止痛药缓解疼痛。
    “针对需要无痛治疗的患者,一般手术后会让患者随身携带一种微泵治疗棒。” 护士长陈玉梅介绍,利用微量泵皮下自控镇痛技术,麻醉医师将根据患者的需求,设置患者所需的麻醉药剂量,使用间隔也可提前设定,一般每次注射的剂量在0.5~1毫升、时间间隔为15分钟。
    “病人感到疼痛时,就可以自己按压随身携带的微泵针剂止痛,但间隔期内多次按压无效。”她称,注射止痛药,伤口引起的痛感会立即消失,该技术已在医院多数外科病区使用。
 


相关热词搜索:无痛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