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上了年纪后身体越来越不利索了,常常出现骨折问题,身材也好像有缩小的趋势,原本挺拔的背也有些驼了。不要以为这都是自然现象,这些可能都是骨质疏松的征兆,作为子女,应该陪老人到医院检查身体,早日治疗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在老年人中患病率超过50%。湖北省中医院风湿科主任杨德才教授介绍,人体的骨量通常在35岁时达到峰值,之后会随着年纪增加而逐渐丢失,强度也会下降,此时骨骼就像失去水分的干丝瓜,变得脆弱易碎,“骨质疏松的人群中,1/3会发生骨折。”
       由于早期骨流失悄无声息,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在患者出现骨折或者经过X线、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所以骨质疏松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如何采取预防措施,减少骨质疏松带来的损害?杨德才教授给老年朋友提出几点建议:
       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营养学会制定的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mg,女性妊娠和哺乳期以及50岁以上人群更高,但普通人通常摄入不足。补充钙剂之外,要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排骨、脆骨、虾皮、海带、牛奶、核桃,还有鸡蛋、鱼、瘦肉、新鲜蔬菜等,“其实什么都能吃,关键是要丰富、有营养。”另外,维生素D有利于钙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
       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偏食、吸烟、饮酒、喝咖啡等都是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生活习惯;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经常晒晒太阳则有助预防骨质疏松。
坚持运动。老年人运动一般推荐的方式是走路、慢跑、体操、爬楼、游泳等,每次半小时即可,每周三到五次。“大街上跳舞的爹爹婆婆们,有时搞到汗流浃背,第二天还浑身疼,这就是过量了。”杨德才说。
       改善生活环境,做好防护措施。地面湿滑易摔倒骨折,家中尽量保持干燥,浴室等地方少用瓷砖;很多老人为节约用电,习惯在昏暗的光线下生活,为避免磕碰最好开亮灯;必要时,使用扶梯、手杖,宽腰带等防护措施。
       骨质疏松的征兆一般较为明显,但也有一些骨质疏松症没有明显的征兆。作为子女,应多关心老人的身体,定期陪老人到医院治疗。另外应劝老人适当进行锻炼,加强自身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