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
2014-03-18 16:56:48    浏览次数: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主要的发病人群为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骨质疏松性脊柱的骨折率也随之升高。由于骨强度出现进行性下降状态,骨量丢失,患者的伤椎容易出现再次骨折以及其他椎体骨折现象,加重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对于内固定置入物很难进行握持,加上老年患者的耐受性较低,不适合给予手术治疗。给予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药物对症治疗以及卧床休息等治疗均达不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也是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椎体成形术为基础的椎体后凸成形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

椎体后凸成形术能够经过皮椎弓根的穿刺在塌陷终板的下方置入可扩张球囊, 抬升终板能够恢复椎体的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在监测下注入骨水泥用于强化椎体,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缓解患者疼痛的症状。椎体在扩张的过程中因为球囊作用产生的空腔给骨水泥的注入提供了条件,能够减少渗漏,降低肺栓塞、脊髓损伤以及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降低了手术风险性,弥补了椎体成形的缺点,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有单个或者多个椎体,折发生的时期不同,选择的治疗方法也不同,并不是所有患者均使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针对性地给予相应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单个椎体产生的矫正作用有限,对于邻椎间隙的高度和伤椎高度具有确切的效果,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对脊柱的后凸畸形进行矫正。骨水泥注入椎体中,能够锚固微小骨折,稳定椎体,诱导产生热量,破坏椎体感觉神经末梢,从而缓解疼痛。

椎体后凸成形术是经皮对病椎进行操作,通过注入含钡低黏度的骨水泥, 促进病椎恢复到原来正常的生理高度, 能够对患者病理性症状和体征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临床操作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在C 型臂X 线机的透视下进行手术操作,提高了安全性。江西省金溪县中医院骨伤科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90 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经过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数字评分以及后凸Cobb 角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没有出现脊髓神经根受压以及严重并发症, 通过X 线片复查显示没有强化椎体高度丢失情况,没有出现后凸角增加和相邻椎体骨折现象,说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关热词搜索:椎体后凸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