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前准备
       全面查体、评价病人的全身情况,常规进行X线片、CT、MRI检查,分析病变的脊柱,特别注意远隔部位是否还有存在其它病灶。如胸椎结核是否有腰大肌流注,腰椎结核是否有髂窝流注等。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分析脊柱原发病灶及周围脓肿、腰大肌流注脓肿、椎管压迫的因素是死骨还是脓肿、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所有单纯进行微创治疗的患者不进行类似于传统开放手术前的化疗准备过程。
       二、手术方法
       治疗前首先进行CT扫描定位,选择最合适的图片分析原发病灶和继发脓肿的位置,研究原发病灶和继发脓肿进针的角度、深度。穿刺的部位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原发病灶的部位;第二是继发脓肿的部位。
       原发病灶穿刺的方法:棘突旁开2~10cm,双侧进针。如果病变间隙小,从双侧各放置1个硬膜外管单纯局部注射药物;如果病变破坏严重,一侧放置硬膜外管,一侧放置双腔管,进行灌注冲洗。
       继发脓肿灌注管放置的方法:腰大肌脓肿从背侧垂直穿刺,髂窝脓肿从髂前上棘的位置穿刺。CT引导下局部麻醉后,穿刺进入脓肿,放置导针。切开5mm皮肤切口,顺序置入扩张管和多级工作套管。工作套管的内径为5mm。CT定位扩张管和工作套管到达脓肿后,拔出导丝和扩张管。从工作套管内置入灌注冲洗管,缝合固定灌注冲洗管。
       注药管或/和灌注冲洗管的放置:根据双侧腰大肌脓肿的大小和部位决定放置注药管或/和灌注冲洗管的位置。脓肿直径在小于2cm时,穿刺抽脓液后放置注药管;脓肿大于2cm时,放置灌注冲洗管。脓液稀薄时放置14号灌注冲洗管,脓液粘稠时放置16号管。
       上颈椎置管的方法:患者仰卧头侧倾,扫描后在CT机上确定进入C1,2间隙和齿状突的最佳路线,原则上是穿刺路径上没有骨性结构,避开了脊髓和硬膜囊、动静脉。咽喉壁脓肿有两种穿刺方法,如果脓肿直径小于2厘米,患者取仰卧位、头侧倾,从枕部穿刺、抽脓、置注药管。如果脓肿大于2厘米,患者取仰卧位,从下颌三角穿刺、放置灌注冲洗管。
       颈椎置管的方法:患者仰卧位,入路与常规的开放手术相同,从内脏鞘和血管鞘之间进入。置入注药管或者灌注冲洗管。
       颈胸段、胸椎、胸腰段、腰椎、腰骶椎、骶髂关节:与原发病灶治疗方法相同。
       腰椎结核术后窦道形成微创治疗的方法:分两步,第一步CT引导下在原发病灶内放置一个或两个注药管,第二步沿着窦道向原发病灶的方向放置与窦道数目相同的灌注冲洗管或者注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