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矛盾的根源在医疗体制
2014-05-12 14:31:20    浏览次数:
但即使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目前的医患关系和中国其他社会矛盾相比,还是显得格外突出,是不是还有其特殊原因?  朱恒鹏:客观来讲,医患关系的确显得很特殊。出现了恶劣的伤人甚至杀人事件,你可以怪世风日
    但即使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目前的医患关系和中国其他社会矛盾相比,还是显得格外突出,是不是还有其特殊原因?
  朱恒鹏:客观来讲,医患关系的确显得很特殊。出现了恶劣的伤人甚至杀人事件,你可以怪世风日下,怪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没有道德,不讲契约精神。但要说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现在的医疗体制的确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问题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扭曲的定价机制。
  目前的医疗体制下,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有严格管制,极为不合理。医生不得不通过过度用药和过度检查,来养活自己和医院。
  对于医生来说,打个比方,一个医学博士含辛茹苦读10年,这还仅仅是指大学和硕博。协和医科大学得8年,然后做2-3年住院医师,然后才能做主治医师,才有处方权。人家给你看个病,至少得十几二十分钟吧,才给人家5块钱挂号费。如果医生检查出来你没病,不用照X光不用开药,告诉你回家多休息多喝点水,睡个好觉就没问题了。那他肯定亏死了。在医疗服务价格严格管制的前提下,对于医生来说,不给患者过度检查、过度用药,根本没法活。医院也是如此。
  而作为患者,久而久之自然就会怀疑--现在开药到底是真的要给我治病,还是仅仅是处心积虑挣我钱?开始觉得钱花得不明不白,渐渐地对医生产生不信任感。而医生是很容易察觉到患者这种不信任感的。
  彼此不信任就会彼此防范。患者逐渐开始怀有敌意地看待各种检查开药。医生既然已经感觉到这种敌意,更开始防卫性地给患者做一些过度检查。多检查对于医生来说,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哪天患者把我告上法庭的时候,我手上能有更多自我保护的证据。
  这就带来恶性循环。医疗诊断本身就是没办法百分之百确定的。哪怕是一个非常严谨、技术高超的医生,也难免会有误诊的情况。医患双方信任缺失的前提下,患者会怀疑到底是因为医生出现了难以避免的误诊,还是玩忽职守?而原因是什么,谁也没办法去求证,所以基本上没什么道理可讲。稍有问题就可能导致激烈的医患纠纷。
  第二,医疗资源配置上过度向顶端集中,这是医疗体制的另一个严重问题。
  我们的医疗体制是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这一体制下必然实行严格的行政等级制,而在行政等级制度下,去基层的肯定是最差的医生。而最好的大夫、最好的资源都会流向三甲医院。
  当然,有人也说,任何国家医疗资源都不会配制绝对均衡,问题是失衡到我们国家这个程度,还是绝无仅有的--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几乎都聚集在北京上海广州而且是这三个城市的三甲医院,这三个城市的社区中心等门诊机构,同其他地区一样,则严重缺乏患者信任的好大夫。
  患者也知道最好的医生在北京的三甲医院。所以尽管现在一直宣传不要一生病就往大医院挤,鼓励就近就医。但患者可不傻,患者是很理性的。他知道就地就医有非常大的误诊风险,也明白最好的大夫在哪里。
  医疗服务价格那么低,再加上全国的患者都往北京的三甲医院跑。那你挂号难,看病难就是必然的。地方上,社区里,没有好医生,患者不满意,医患纠纷也在所难免。
  财经网:说到这个我想起来不久之前听一位朋友私下聊天,说是母亲突然生病了,社区医院就在楼下,根本不敢去。
  朱恒鹏:何止是他。我记得有一次去卫生部开会,卫生部领导自己都开过玩笑,说你家里人要是突然生病了,你敢去社区吗?大家都不会去。患者是理性的,我自己就有亲人被小医院误诊的经历,最后严重了才去三甲医院检查,人家说病情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要是早点来就好了。医生没水平小病也会被拖成大病。所以不能怪患者一有小病就都往大医院跑,这是非常理性的选择。
  那为什么我们的体制会让医生一定要往高处走呢?这是公立主导体制必然的结果--通过行政等级来决定你的报酬,工资水平,所支配的资源和发展的平台和空间。政府控制住医疗资源、相关的科研院所、以及可支配的医护人数。
  现在国家虽然开始提倡医生多点执业,但基本上也只是说说。如果哪个三甲医院的医生真想脱离体制去开诊所,先别说他需要鼓起多大勇气,放弃多大的体制内福利,光是医保定点资格他就拿不到。政府的主管部门不会放。不仅卫生局不同意,医保局也会拦着你。对于80%的患者来说,没有医保,支付能力就弱多了,那诊所的市场就小多了。
  所以,可以说如果体制上的问题不解决,目前的医患问题基本上就是死结。


相关热词搜索:医患矛盾
本网站文章和图片,部分是转载或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侵权,可联系本网站删除,我们会尽快处理。